![]() 觸控筆
专利摘要:
一種觸控筆,包括一筆桿、一彈性套體、一筆頭基座及一彈性件。筆桿具有一凹槽及一末端,且凹槽連通於末端。彈性套體配置於末端且罩覆凹槽。筆頭基座具有一頭部及一頸部,頭部與彈性套體之間具有一間隙,且頸部位於凹槽內並能夠在凹槽內移動,當該觸控筆之該筆頭基座受到擠壓,筆頭基座將朝凹槽底端方向移動,並壓迫彈性件在凹槽內移動。 公开号:TW201324249A 申请号:TW100144396 申请日:2011-12-02 公开日:2013-06-16 发明作者:Yi-An Chen;Ming-Fang Hsu;Hung-Chang Hung 申请人:Asustek Comp Inc; IPC主号:G06F3-00
专利说明:
觸控筆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觸控筆,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搭配觸控面板來使用的觸控筆。 隨著技術的日新月異,大多數的電子裝置,例如平板電腦(Tablet PC)、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或是筆記型電腦(Notebook Computer)等電子裝置,可配置有觸控面板,以作為輸入介面。依照驅動方式,觸控面板可區分為電阻式、電容式、紅外線式及超音波式等,其中又以電阻式與電容式觸控面板為最常見的產品。 電容式觸控面板為經由手指或觸控筆靠近或觸碰觸控面板,而使觸控面板的電容值產生變化。當觸控面板偵測到電容值變化時,便可判斷出手指或觸控筆靠近或觸碰的位置,並執行觸碰位置所對應之功能操作。電容式觸控面板具有多指觸控之特性以提供人性化地操作模式,使得電容式觸控面板逐漸受到市場的青睞。 具有較小筆尖的觸控筆相較於手指更易於點選觸控面板上較小的圖像(icon)。然而,當觸控筆於觸控面板上書寫時,觸控筆只能提供單一筆觸,即單一粗細的筆觸。因此,若要增加或減少筆觸的粗細的話,可透過軟體功能來達成。不過,在透過軟體功能來增加或減少筆觸的粗細以後,觸控筆仍只能提供單一粗細的筆觸。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筆,可於觸控面板上書寫時改變其筆觸的粗細。 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筆,其包括一筆桿、一彈性套體、一筆頭基座及一彈性件。筆桿具有一凹槽及一末端,且凹槽連通於末端。彈性套體配置於末端且罩覆凹槽。筆頭基座具有一頭部及一頸部,頭部與彈性套體之間具有一間隙,且頸部位於凹槽內並能夠在凹槽內移動,當該觸控筆之該筆頭基座受到擠壓,筆頭基座將朝凹槽底端方向移動,並壓迫彈性件在凹槽內移動。 基於上述,當使用者利用本發明之觸控筆來接觸觸控面板時,在筆頭基座與彈性件的輔助下,觸控筆的彈性套體與觸控面板的接觸面積可任意調整,使得觸控筆於觸控面板上書寫的筆觸粗細可根據使用者需求任意變化,以簡單且直覺的方式隨時改變觸控筆筆觸。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觸控筆的側視圖,而圖1B為圖1A之觸控筆沿I-I線的剖面放大圖。請同時參考圖1A及圖1B,本實施例之觸控筆100適於搭配一觸控面板來使用。觸控筆100包括一筆桿110、一彈性套體120、一筆頭基座130及一彈性件140。筆桿110具有一凹槽112及一末端114。彈性套體120配置於末端114且罩覆凹槽112。筆頭基座130具有一頭部132及一頸部134,頭部132與彈性套體120之間具有一間隙G。頸部134位於凹槽112內並能夠在凹槽112內移動。彈性件140設置於凹槽112內,並相對於筆桿110有彈性地擠壓筆頭基座130。 詳細而言,筆桿110及彈性套體120的材質皆可為導電材質,例如筆桿110的材質為金屬,彈性套體120的材質為導電橡膠。筆頭基座130的頭部132可呈錐狀,以利使用者書寫。在本實施例中,彈性件140可為一螺旋彈簧,其設置於凹槽112內,且彈性件140與筆頭基座130的頭部132抵接。一般而言,頭部132與彈性套體120之間的間隙G可介於0.5厘米至1.5厘米之間,以給予觸控筆100於書寫時的適當彈性。 圖2為圖1B之觸控筆與觸控面板垂直接觸時之剖面圖。圖3為圖1B之觸控筆與觸控面板非垂直接觸時之剖面圖。請先參考圖2,當使用者欲使用觸控筆操控觸控面板時,可利用觸控筆100接觸觸控面板200,在使用者往觸控面板200施力時,筆頭基座將朝凹槽112之一底端112a的方向移動,進而壓迫彈性件140。而當使用者使用觸控筆100於觸控面板上書寫時,通常會因握筆的姿勢而將觸控筆100相對觸控面板200傾斜,如圖3所示,同理,觸控筆100的頭部134將沿著筆桿110的軸向傾斜地朝凹槽112之底端112a的方向移動,並壓迫彈性件140。由於罩覆於筆頭基座130外之彈性套體120具有彈性且與筆頭基座130之間在未受到擠壓前具有一間隙G,當彈性套體120受到擠壓而變形,彈性套體120與表面200的接觸面積因而增加,進而提升觸控筆100的操作成功率,且彈性套體120與觸控面板200的接觸面積可隨使用者的施力大小而改變,筆觸粗細因而能隨之變化。當觸控筆100離開而不接觸觸控面板200後,頭部132及彈性套體120受到的壓迫因而消失,彈性件140即推動頭部132回到未受壓迫前之位置,而彈性套體120亦恢復原狀。 圖4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筆的局部剖面放大圖。請參考圖4,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的觸控筆100’中,筆桿110更具有至少一止擋部116,其凸出於凹槽112之一側面112b且位於筆頭基座130相對於筆桿110移動的移動路徑上。筆頭基座130具有至少一承靠部136,且承靠部136對應止擋部116設置以適於承靠於止擋部116。如此配置,與筆頭基座130抵接之彈性件140可藉由止擋部116的阻擋,對彈性件140事先施加一預壓力,因而增加使用者於書寫時,彈性件140受到壓迫而對觸控面板200產生的反力,使筆頭基座130因彈性件140而伸縮的幅度不至太大而較利於書寫。 圖5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筆的局部剖面放大圖。請參考圖5,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的觸控筆100”中,相較於圖1B之觸控筆100,彈性件140’更可包括多個線狀彈簧,其末端相連而設置於凹槽112內。筆頭基座130”更可具有一閉合之底部138,而彈性件140’(即這些線狀彈簧)的另一末端承靠於筆頭基座130的底部138。 圖6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筆的局部剖面放大圖。請參考圖6,在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的觸控筆100’’’中,相較於圖5之觸控筆100”,筆桿110更具有至少一止擋部116,其凸出於凹槽112之一側面112b且位於筆頭基座130相對於筆桿110移動的移動路徑上,筆頭基座130具有至少一承靠部136,且承靠部136對應止擋部116設置以適於止擋部116承靠。如此配置類似於圖4之實施例,於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當使用者利用本發明之觸控筆來接觸觸控面板時,在筆頭基座與彈性件的輔助下,觸控筆的彈性套體與觸控面板的接觸面積可任意調整,使得觸控筆於觸控面板上書寫的筆觸粗細可任意變化。此外,筆桿上之止擋部可預先給予彈性件適當的預壓力,以增加彈性件對筆頭基座的反力,使筆頭基座移動的幅度不至於太大而較利於使用者書寫。故本發明確實提升了觸控筆的功能性及使用的便利度。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100’、100”、100’’’...觸控筆 110...筆桿 112...凹槽 112a...底面 112b...側面 114...末端 116...止擋部 120...彈性套體 130、130’...筆頭基座 132...頭部 134...頸部 136...承靠部 138...底部 140、140’...彈性件 200...觸控面板 G...間隙 圖1A為一實施例之觸控筆的側視示意圖。 圖1B為圖1A之觸控筆沿I-I線的剖面放大示意圖。 圖2為圖1B之觸控筆與觸控面板垂直接觸時之剖面圖。 圖3為圖1B之觸控筆與觸控面板非垂直接觸時之剖面圖。 圖4為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筆的局部剖面放大圖。 圖5為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筆的局部剖面放大圖。 圖6為另一實施例之觸控筆的局部剖面放大圖。 100...觸控筆 110...筆桿 112...凹槽 112a...底面 114...末端 120...彈性套體 130...筆頭基座 132...頭部 134...頸部 140...彈性件 G...間隙
权利要求:
Claims (10) [1] 一種觸控筆,包括:一筆桿,具有一凹槽及一末端,該凹槽連通於該末端;一彈性套體,配置於該末端且罩覆該凹槽;一筆頭基座,具有一頭部及一頸部,該頭部與該彈性套體之間具有一間隙,且該頸部位於該凹槽內並能夠在該凹槽內移動;以及一彈性件,設置於該凹槽內,當該觸控筆之該筆頭基座受到擠壓,該筆頭基座將朝凹槽底端方向移動,並壓迫彈性件在該凹槽內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筆桿更具有至少一止擋部,該止擋部凸出於該筆桿且位於該筆頭基座相對於該筆桿的移動路徑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筆桿及該彈性套體的材質為導電材質。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筆桿的材質為金屬。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彈性套體的材質為導電橡膠。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頭部的形狀為錐狀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彈性件包括一螺旋彈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彈性件包括多個線狀彈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間隙介於0.5厘米至1.5厘米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筆,其中該筆頭基座更具有至少一承靠部,且該承靠部適於該止擋部承靠。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447614B|2014-08-01|觸控筆 US8797295B2|2014-08-05|Touch pad with force sensors and actuator feedback US9360950B2|2016-06-07|Key control device for click pad US20120146960A1|2012-06-14|Touch pen US20130127791A1|2013-05-23|Thumb or Finger Devices with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Tips & Other Features for Use with Capacitive Touch Screens and/or Mechanical Keyboards Employed in Smartphones & Other Small Mobile Devices EP2466424A1|2012-06-20|Touch pen CN103135803A|2013-06-05|触控笔 TWI478036B|2015-03-21|電容式觸控筆 US9857893B2|2018-01-02|Touchpad bar JP2012146267A|2012-08-02|入力装置、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CN103092521A|2013-05-08|一种电容屏手写擦除转换方法 JP5806516B2|2015-11-10|入力ペン TWI514203B|2015-12-21|觸控筆與電子裝置 TW201142665A|2011-12-01|Stylus TWI633481B|2018-08-21|擦拭裝置、觸控系統以及觸控系統的筆跡拭除方法 JP5798268B1|2015-10-21|入力ペン TW201535166A|2015-09-16|電容式觸控筆 KR20110062967A|2011-06-10|정전용량 방식의 스타일러스펜 US9395825B2|2016-07-19|Touch input device KR20160000534U|2016-02-15|터치패드를 구비한 스마트폰 KR101064314B1|2011-09-14|스타일러스 펜 TW202004438A|2020-01-16|控制裝置及其運作方法 TWM525285U|2016-07-11|筆夾 CN204066080U|2014-12-31|触控笔结构 US10282025B2|2019-05-07|Clickable touchpad systems and methods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TWI447614B|2014-08-01| US20130141400A1|2013-06-06|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TWI720605B|2019-09-04|2021-03-01|幸芯科技有限公司|辨識觸控件壓力的方法|JP2001290601A|2000-04-05|2001-10-19|Internatl Business Mach Corp <Ibm>|タッチパネル用入力ペン、入力ペン| US8842099B2|2007-12-14|2014-09-23|Songtak Technology Co., Ltd.|Touch pen structure| US8355008B2|2007-12-14|2013-01-15|Songtak Technology Co., Ltd.|Touch component for protecting capacitive panel| TWM367374U|2009-05-07|2009-10-21|Ascend Top Entpr Co Ltd|A touch stylus with pen tip reset function| CN102169376B|2010-02-26|2014-04-30|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触控笔| CN102193653A|2010-03-12|2011-09-21|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触控笔| KR100992558B1|2010-04-22|2010-11-08|엑스지 솔루션스 엘엘씨|휴대 단말기용 스타일러스 펜| TW201140382A|2010-05-03|2011-11-16|Fih Hong Kong Ltd|Stylus| TWM393735U|2010-06-29|2010-12-01|Te-Hsiang Fang|Touch screen pen for capacitive type touch screen| TWM406215U|2010-10-18|2011-06-21|Kooner Technology Taiwan Co Ltd|Touch pen| US8847930B2|2011-04-17|2014-09-30|Wimo Labs LLC|Electrically conductive touch pen|JP6073466B2|2013-04-25|2017-02-01|シャープ株式会社|タッチパネル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US20150029163A1|2013-07-24|2015-01-29|FiftyThree, Inc.|Stylus having a deformable tip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US20150153897A1|2013-12-03|2015-06-04|Microsoft Corporation|User interface adaptation from an input source identifier change| EP3100141B1|2014-01-30|2018-11-14|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Adjustable stylus pen| US9965056B2|2016-03-02|2018-05-08|FiftyThree, Inc.|Active stylus and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法律状态: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44396A|TWI447614B|2011-12-02|2011-12-02|觸控筆|TW100144396A| TWI447614B|2011-12-02|2011-12-02|觸控筆| US13/678,562| US20130141400A1|2011-12-02|2012-11-16|Stylus|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